映恩生物CEO朱忠远博士:以三代ADC为起点,在创新分子药物开发之路上用心奔跑
2022.02.14

近期,从投资人华丽转身创业者的朱忠远博士接受了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的人物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躬身入局的创业者,听听他2年来,带领映恩生物取得“3条ADC平台、2款产品IND获批、1个项目美国临床入组,还有多款管线进入IND阶段及license in/out中”的精彩故事。


“投资人中的创业者,创业者中的投资人”,这是很多人对朱忠远博士的第一印象。在创立映恩生物之前,他曾以投资人的身份活跃在产业界,参与投资、孵化过多家行业知名创新药公司。

2020年前后,朱忠远博士华丽转身,躬身入局成为一名创业者,成立了一家致力于开发创新分子类型药物的生物医药公司——映恩生物。“投资不过瘾,我要在这个新药研发领域全力以赴,一战到底。”朱忠远博士如此说道。

两年的时间,朱忠远博士带领映恩生物取得了快速发展。据悉,他们已经开发了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平台,并建立了10余款具有“best-in-class”及“first-in-class”潜力的新药研发管线,首款ADC在研产品已迈入临床开发阶段。与此同时,该公司还获得了外部的认可,累计融资额已超过1.2亿美元。近期,在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的访谈中,朱忠远博士分享了他对于从事创新药和专业投资的思考,并介绍了映恩生物当前发展进度和未来规划。


3.jpg图片


华丽转身:从投资人到创业者


朱忠远博士“造福患者”的初心,要从他读书时代说起。彼时少年意气风发的他,就曾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的感觉特别好,不仅帮助了别人,而且有成就感”。不过这个想法很快被他的母亲否定了,因为他从小做事粗心,被母亲认为不适合做医者。

有些遗憾的朱忠远博士选择了另一个相关专业——生物化学。1992年自南开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朱忠远博士又先后取得了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商学院MBA学位,并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积累了丰富的药物研发和商业拓展经验。

2008年前后,朱忠远博士逐渐开始从研发转向投资。此后十余年,他参与投资和孵化了数十个医药健康领域的项目,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他积累了产品线布局、团队搭建、融资等创业的经验。“做投资不能只看到一堆数字,而要看到数字背后代表的实质、创业者的梦想、以及他想做的事情。如果创业者是用心在说话,我是能感觉到的。”朱忠远博士说。

这些经验也为他创立映恩生物打下了坚实基础。“作为投资人,我每年要在中美看几百个项目。我知道很多生物技术公司踩过的坑、走过的弯路,也知道很多优秀的公司和企业家都是如何成功的。更重要的是,我深知如何为公司带来价值,如何组建高效的研发团队,如何把钱花到刀刃上。一想到将来有一天,映恩生物能够通过领先的平台和敏捷的研发体系持续不断开发出具有显著临床价值的创新药,造福患者,我就觉得备受鼓舞。”朱忠远博士补充道。

在他看来,投资与创业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投资需要发现价值,创业则需要创造价值,两者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具备视野、激情和洞见。朱忠远博士表示:“如今作为一名创业者,我还会常常戴上投资人的帽子去思考:假设我是一位投资人,我会怎么评价这家公司,我正在做的事情是否真正为公司提升了价值。”

朱忠远博士还提到,当下中国新药研发领域正蓬勃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形势,有望将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到下一个创新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医疗领域投资人的职业经历,也让朱忠远博士看到了全球前沿医药科学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从传统小分子化学药,大分子生物药,再到更加多样化的双抗、ADC、蛋白降解剂等创新分子类型药物(novel modality drug)的爆发性突破,令他感受深刻。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切入点,也因此将创新分子类型药物定位为映恩生物的主攻方向。“如何系统地将这些新分子与靶点相结合,如何创造性地开发创新型产品,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这是目前映恩生物正在致力的方向。”

扬帆启航:开发新一代ADC药物

映恩生物启航后选择的首个新分子类型,就是抗体偶联药物(ADC)。

通常ADC由三个部分组成:靶向肿瘤表面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能够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药物,以及将细胞毒性药物与抗体连接起来的连接子(linker)。由于能够对癌细胞进行精准打击,ADC也被称为“魔法子弹”。过去十年该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全球已有多款创新产品获批,开始造福病患。不过,当前ADC药物的开发和广泛应用还面临多方面挑战,包括药物治疗效果有待提升,药物副作用大、缺乏精准的生物标志物、获得性耐药等等。

朱忠远博士指出:“做一款优秀的ADC药物,需要有对临床需求和生物学机理的深刻洞见和掌握小分子药物(细胞毒性药物+连接子)的核心技术。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是对公司创新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的最大挑战。映恩生物正是在应对这一系列挑战的过程中,寻找到了合适的药物靶点,掌握了ADC的核心技术,逐步构建了丰富的产品管线。” 

当下,行业正在进一步发掘和探索ADC药物的治疗潜力,映恩生物也是其中一员。据朱忠远博士介绍,映恩生物“站在巨人肩上”,一开始就选择了第三代ADC作为药物设计的起点。“第三代ADC技术通过活性优化的细胞毒性药物和更加稳定连接子和偶联技术,比前两代ADC展现更加优异的治疗窗口,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其中已经获批上市的成功典范均通过FDA的优先审评获批上市,所取得成就令人印象深刻。”朱忠远博士说。

映恩生物在现有的第三代ADC技术平台的基础上,经过团队的努力,开发出具有全球独立知识产权的ADC平台DITAC,基于该平台开发的新一代ADC产品具有多重优势:一是有望大幅提升药物的治疗窗口,且对抗原表达水平较低的肿瘤仍有治疗效果;二是具有优越的系统稳定性,降低游离毒素的脱落,且毒素一旦脱落能够实现快速的全身清除,有望大幅提高安全性;此外,基于DITAC平台的ADC产品还具备持续的肿瘤选择性药物释放、高效的旁杀效应(bystander killing)、有效载荷可扩散至肿瘤微环境等特点,从而提升产品疗效。

目前,映恩生物基于该平台开发的4个ADC在研项目已进入IND阶段。其中,首个产品DB-1303从立项到获得美国FDA临床批准,仅用了13个月的时间。“作为一款ADC产品,这个速度相比于行业平均水平提高了近35%,是公司研发效率和执行能力的最好体现。这对映恩生物而言是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公司从0到1的突破。”朱忠远博士说。

根据规划,下一步映恩生物将完成从1到N的复制,在靶点的创新性上层层递进,逐渐向全球前沿迈进。

据介绍,目前映恩生物的在研管线中,第一梯队主要针对相对较成熟的靶点。其中DB-1303正在美国开展临床研究,有望在2022年底完成临床1期剂量爬坡试验,到2023年下半年还有望进入关键性的注册临床试验。第二梯队则主要聚焦当前处于研发早期,有望在同类药物研发中进入全球前三的靶点,这类靶点的ADC产品已有初步概念验证(POC),且映恩生物的产品具备差异化优势。第三梯队则重点关注全球“first-in-class”的靶点。 


 

wave.png


▲映恩生物在研管线战略(图片来源:映恩生物提供)

深耕ADC领域,映恩生物还开发了另外两个下一代ADC技术平台。其中,基于免疫刺激抗体偶联物DISAC平台开发的产品,有望在肿瘤环境中恢复和增强机体免疫反应;基于调节自身免疫的DIMAC平台开发的产品,作用时间长,全身有效载荷暴露低,有望极大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

按照朱忠远博士的预期,到2023年,映恩生物将拥有多达5个临床阶段产品,其中2个产品将进入临床2期或关键性临床试验阶段。“我们希望这些不同的技术平台和产品组合,能够让映恩生物持续有创新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并源源不断地为患者带来高价值的创新产品,最终带领公司发展成为一家伟大的生物医药公司。同时我也一直相信‘独行快、众行远’,希望能够携手更多优秀的合作伙伴,一起促进产业创新,共同造福病患。”朱忠远博士表示。

知命之年初心在,一朝创业再回少年郎。在享受创业的充实和快乐的同时,朱博士也喜欢长跑,在每一次的摆臂、抬腿中,享受着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在他看来,新药研发如同长跑,既要耐得住寂寞,又要有恒心和毅力。他也相信,只要目视前方,心无旁骛,终将在这个领域“跑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