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18

映恩同类首创“TAA + IO”BsADC的生物学理论支持

 

 

    

 

・与HER3和EGFR结合,可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

・能够克服对传统EGFRTK的耐药性

・覆盖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药物设计的主要亮点

经过验证的机制,拥有差异化的分子设计

・差异化“1+1”形式设计
・在EGFR耐药、EGFR低表达或HER3耐药模型中展现出更佳疗效
・与传统的单特异性ADC相比,提高了治疗效果

基于对生物学深刻理解的独特设计

・对肿瘤细胞的结合亲和能力高于健康细胞

・更好的内吞性,增强对肿瘤的有效载荷

各种设计策略

・TAA+I0(DB-1419)-同时靶向(i)肿瘤细胞上的TAA,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及(ii)10抗原,以利用免疫系统实现协同效果

・TAA+TAA(DB-1418)-靶向两种不同且经优化选择的TAA.该等TAA在相同的癌细胞中共同表达,以改善抗肿瘤疗效,并降低脱靶毒性

优势特点
临床前数据
・对同时表达EGFR及HER3的肿瘤细胞具有更高的结合亲和力,与其他具有“2+2”HER3xEGFR BsADC相比具有更好的内吞性
・在6mg/kg的临床前模型中,实现了99.32%的肿瘤生长抑制,显著高于单特异性HER3靶向ADC 53.88%的肿瘤生长抑制
开发计划
・正在进行IND支持性研究
・探索在多种实体瘤治疗方面的潜力,包括ESCC、HNSCC、CRC、非黑色素瘤皮肤癌、NSCLC、GC、胰腺癌、鼻咽癌、膀胱癌及BC
关键预期催化因素
・预计将在2025年推进至临床阶段
靶向肿瘤杀伤
・克服肿瘤异质性
・降低脱靶毒性的风险
克服耐药性
・更强的疗效
・阻断逃逸路径
较高的准入门槛
・抗体工程、稳定性及生产方面的挑战